当家长痛失爱子,悲愤和灾难的情绪是非常难以忍受的。

口述:叶颜玮茵博士  整理:李小雪


哀伤的五个过程


当家长痛失爱子,悲愤和灾难的情绪是非常难以忍受的。


在处理哀伤的过程中,有人会通过倾诉、大哭公开表现内心的悲痛;有些人则埋藏在心里,完全不讲出来。若身边有人陪伴、支持,疗伤过程会比较容易。若拖延不处理,一段时间之后,家属也有可能抑郁,将更难从哀伤中走出来。


哀伤有五个过程:

第一、由于感觉太痛苦了,无法接受,觉得不可能发生。

第二、产生各种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第三、讨价还价,比如“我能做什么来挽回我的孩子?”“可不可以用我的命去换孩子再活过来?”“我只要死了一切就都好了?”。

第四、进入到很忧郁的过程当中。

第五、慢慢地接受失去的现实。


这与患上重病的人心理过程类似,它不一定是按顺序来,有时会跳跃、重复、变化。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会回到接受现实的阶段。 


如何陪伴丧亲者?


通常,经历失去之后的家属会非常内疚与遗憾,这是最显著的情绪表现。他可能跟你讲心里深深的遗憾感,此时倾听非常重要,请不要试图减轻或拿走他的情绪,不要说 “你不要这样讲”“这一定与你无关”等之类的话。除非对方怪罪自己一个已相当长期的事情,我们需要协助处理内疚的情绪,否则,让他表达出心里的感受。



如果对方愿意拥抱,可以抱抱作为安慰。陪着他、支持他,让他有一段哀伤期,能够把心里真实的情绪发泄出来。跟他一起哭,一起哀伤,这是面对他因失去而哀伤初期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我非常难过,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做了什么才导致孩子的离开,你已经尽力了。”但如果他确实由于疏失而导致失去,就不宜讲这样的话遮盖事实。


2. 不要大谈自我经历


他会有失望与孤独的感觉,虽然在一群人里,还是感到非常孤独。如果有人跟他有相像的经历,有过相同的感觉,会更具安慰的力量。过来人可以与他同哭,但请不要讲很多理论,比如“你的痛苦,我全经历过”等,虽然你有类似的经历,但是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注意不要讲说自己太多的经历,使对方的痛苦无法倾诉出来,反而会妨碍他的忧伤。他此刻需要的并不是教导。


1. 疏导愤怒情绪


愤怒的感觉,特别当觉得自己应该做却没有做所带来的结果,比如有些人对亲人或疏忽者有很大的愤怒,要让他们负责,甚至攻击别人;有些人把痛苦放在医护人员身上;还有些人把愤怒放在上帝身上,觉得“上帝既然是全能慈爱的,为什么不拯救孩子?为什么祷告没有垂听?为什么祢让他这么痛苦?”等,对信仰产生各样的怀疑和不满。


若哀伤者对自已或别人有暴力倾向时,家人和朋友应当立刻阻止﹔否则需要给予时间和空间疏导负面的情绪。 其实,在圣经记载的人物中,虽然有很多人对上帝发出许多控诉甚至攻击,但是上帝并没有因为人在忧伤或愤怒里发怨言就将人杀死。



在诗篇里,诗人有很多忧伤痛苦的情绪,上帝都允许和容让他们将痛苦倾诉出来,并没有禁止他们宣泄内心真实的情感。情绪上的疏导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平息下来,他也会省察自己在信仰里的盲点,寻找信仰上的出路。


2. 相信恩典大过软弱


对于基督徒而言,他们会很关心“孩子自缢之后是否能够得救?”。有些人相信一次得救之后,无论犯什么罪,神还是会赦免,自杀的人还是会得救;而有些人认为要得救的话必须求赦免,如果他用了不好的方法死亡的话,他没有求赦免,也就没有得到饶恕。


我个人的观点是救恩在乎神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接纳,人被赦免之后还是会犯罪,自杀的人并不会失去救恩。 因为救恩不在于个人行为,而在于神赦免的恩典。可是,有人会觉得既然自杀都可以上天堂,那就采取自杀的方法解决痛苦好了。


但圣经谈及我们要顺服神,靠着神的恩典去活,我们没有主权结束自己的生命。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无法将人从死亡中挽回。我们应当相信上帝在其中会有自己的旨意来救赎我们。


5. 平静之后加强陪伴


愤怒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慢慢平息下来,又会出现类似“孩子都死了,我们活着也没什么希望” 的想法,这时朋友、亲戚的陪伴、照顾很重要,主要开导他们看到孩子生前的愿望、其他儿女需要照顾以及对父母的责任,提醒他平衡思考个人的责任和生存的目的。否则,他们有可能偏激到一个地步想跟孩子一起死去,诱发了他本身的抑郁症。在陪伴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到安全这一点。



其实,哀伤不算是抑郁症,特别是在前半年,失丧的人症状看起来很像抑郁症,比如不吃不喝、不睡不眠、大哭大嚎等,这是正常反应。临床上显示失去孩子的家庭,整个调适的过程,不一定半年的时间可以做到,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长期在哀伤的情绪里,他本身没有正面的思考,也没有人生方向,整个人生都是依赖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他可能也会失去平衡点,导致自己陷入严重的抑郁症里。


- 作者简介 -

叶颜玮茵博士,活现机构的创办人和总干事,美国加州执业的婚姻家庭治疗师。早年毕业于建道神学院,其后在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和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取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在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取得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专攻多元种族文化和社群。曾于香港任女传道多年,多年来在美国政府资助的精神科门诊担任心理治疗师。


活现机构:在2003年成立,是一个关注两代家庭、信仰和文化的非营利机构。旗下项目包括「活现商数」、「RE:NEW a Presence monvement」 , 「活现潜能」和姊妹机构「活现香港」。


网站:http://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