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焦虑之下拔头发的习惯持续了好几年,慢慢才停止这样的行为。回想当时看到她手臂上的几道划痕,我曾那样的不解:我们这么健康的家庭所养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自残的理由?看来在那两年里受挫的不只是孤单的她,还有毫无头绪的父母.....
文/牧家人
"妈咪,我今天想到几年前得副伤寒时,住在隔离病房一个多礼拜,您每天照顾我的情景,想到就好感动!谢谢您过去二十四年来无条件地爱我、照顾我。我爱妳,妈咪!”
这是母亲节那天,长女写在我脸书上的贴文。看到这个刚满24岁越来越喜乐、温柔与贴心的女儿,对比十二年前,那位成天板着张脸、陷入深深忧郁的少女,简直判若两人。
当年,因为先生服事上的需要,我们举家从台湾搬迁到中国内地。她在当地感染副伤寒,是我们付出的极大代价之一。然而,数年后,她对于那段经历却充满感恩。如今的她,阴霾不再,生命绽放芬芳气息,用恩赐服事多人,大学时期更担任儿童青少年的辅导。
我今天有机会担任神学院亲职方面的教授,女儿认为我除了专业的装备之外,最大的贡献是身教的结果。她们姊妹俩对我的肯定,我虽视为最大的鼓励,但我深深地明白:是神奇妙的作为弥补了我的不足。特别当我察觉当年因着环境的变迁所带给孩子适应上的困难与挑战时,我竟是那么的后知后觉。
父母是最佳陪伴者
我巴不得十二年前女儿进入青春期前,我已经了解青少年阶段的需要,并具备抑郁症的知识。
很多研究显示:青少年阶段是抑郁症的好发时期。这代表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期,是一个身心变化最大、对自我定位最困惑、人际关系也至为敏感的阶段。对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而言,往往也是最挣扎的时期--父母权柄被挑战、亲子关系趋于前所未有的紧张。
在青少年的生活圈中,父母角色的重要性似乎被同侪所取代。事实上,面对孩子各样的压力,如课业、交友;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以及相关的挑战等,父母仍被当今多数研究结果证明是最具影响力,也是协助青少年孩子度过风暴期的最佳帮助与指引。
以下我提出的 "一不三要",盼成为父母在寻求专业帮助之外可以致力的方向。愿与青少年父母一同勉励,在亲职的旅程中大大经历神,与孩子一同成长。
不轻易下结论或批评
许多人容易批评当今的年轻人抗压低、不堪一击,在还没有了解他们所遭遇的问题之前就冠以“草莓族”的封号。然而,网络世界让处于敏感时期的青少年承受了更多重且无远弗届的压力。
当察觉孩子的情绪陷入低沉状态时,我呼吁父母对其异常行为不要掉以轻心。“有什么困扰着你?”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开场白,不是质问他为什么连这点小事都过不去,而是语气温柔、具安抚作用。在建立了安全的氛围之后,父母就更容易与孩子产生内心连结,他们会知道你真的了解他们。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中共情同理,在面临的危机中予以支持,用建设性的方法协助面对交友的压力,慎重处理孩子被言语欺凌的情况,必能破除青春期亲子关系势必低迷紧张的刻板印象。青少年也定从父母身上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对自我的形象与属灵的经历产生很大的加分效果。
要尝试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女儿在中国那两年是正值需要友谊的阶段,带她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简直就像连根拔起般地的痛苦。虽然我们用了一年来预备她接受要搬迁的事实,她当时仍然不能谅解我们“迫使”她必须舍弃所建立的友谊。尤有甚者,她还要被迫接受文化环境的改变。举例来说:她对于大陆同学的直白批评“很肥”非常地介意。我在数年后一个小组分享的场合,由她亲口见证中才得知:那适应新环境的两年,外表带着冷酷愤怒的她,里面竟然脆弱到无法承受这样的评语。
她焦虑之下拔头发的习惯持续了好几年,慢慢地才停止这样的行为。回想当时看到她手臂上的几道划痕,我曾那样的不解:我们这么健康的家庭所养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自残的理由?看来在那两年里受挫的不只是孤单的她,还有毫无头绪的父母。
青少年常见的自残行为,包括用利器割手臂、腿,烧灼或击打自己,还有拔毛发等等,虽然不等同于自杀,却需要父母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绪问题是否与抑郁有关连。诚然,这些自我伤害的行为,代表着青少年对那种说不出的痛苦,达不到自己完美标准,甚至对事物失去控制的挫折感,绝对是企图以此纾压的危险行为。
我有机会在这最挑战的两年之后赴美接受装备,修习家庭咨商专业,开始学习多倾听孩子内在的需要,并为她积极找寻资源,预备适合她的青少年团契,直到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要切记我们的管家身分
诗篇127章3节提到「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提醒父母的身分是神产业的管家,要常常来到主人的面前求问祂在儿女身上的心意。这很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规划孩子从小到大的一生。
谈到管教子女,圣经教导我们「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很多人因而主张应该要 “杖打”孩子,然而因为一些执行上的缺失,造成孩子身心伤害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深深地反省。
在我自己成长的年代,父母们常挟着「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理由施行体罚。在 “父母最大”的社会文化氛围里没有“处罚过当”这个词儿。自我意志强的长女在我们决定要去中国的那年,与我们的关系开始紧张,时有冲突。我婆婆看到就在旁边喊:这个孩子真不听话,一定要打才能让她顺服。我有一次真的在压力之下打了她。用这种方式对付她心中累积的负面情绪,我后悔至今。
圣经的主张没有错,特别对一位敬神爱人的父亲,在理智稳定的状态下施行管教,这是尽责的管家。但是问题往往出在父母错误的动机与心态,以致于“杖打”变 “虐儿”。我所担心的是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的情绪失控。带着盛怒杖打孩子的结果证明是伤了孩子的身体与心灵。
我的哥哥在青少年时期,就曾因课业成绩不良、拒绝接受补习而遭父母责打,甚至威胁要赶出家门。在家人面前一向沉默的哥哥,成人之后借助于大量酒精,“胆敢”将压抑已久的怒气对老父老母发泄出来。
我常常提醒主内弟兄姊妹,管教孩子以先,真的要厘清自己的动机,并清楚自己管家的身分;对敏感的青少年子女使用其他更好的策略取代体罚;应该常常求神赐下温柔慈爱的言语;智慧选择合适的管教方法。
要向神支取所需
我们在中国的合约为两年,期满前的两三个月,长女不明原因发高烧,烧了十几天。一位从新加坡来的医生建议到其他地方治疗,我们就决定回台湾。医院检查之后说是副伤寒,要住负压隔离病房治疗。这个我曾怀胎十月、惊险生下的宝贝(我羊水破了四天而不自知),如今又得经历人生另一个难关。望着十三岁的她是这么的需要我,更需要神的怜悯啊!
由于这是法定传染病,所以政府负担所有医疗费用,结果她竟是属于不会传染的那种。这真是出于神奇妙的意念,让我可以亲力亲为的照顾她。住院的十几天是我们两年多以来,最和平、最亲近的时候。我想是圣灵动工,在这期间,她体会到我们对她的爱,为我们亲子关系的复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返回中国后就准备打包离开,继续另一段的人生旅程。我和外子有一番反省。我们调整了心态,更多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也请求孩子原谅我们让她们经历那么多的搬迁的困难与挑战。当我们与她们的心更多连结时,看到她们跟神的关系也与日俱进。
路加福音十一章11-13 节说:「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 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 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么?」是的,我们都为儿女好,但常常因为人自身的限制,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
然而,当孩子承受压力苦楚、陷入低潮,我们心疼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大可以抓住神的这个应许,用祷告请求圣灵的介入,跟孩子强调:不用独自承受生命的重担,让我们一起来找寻合适的帮助。鼓励孩子也自己力行一个与主连结的生活方式,与众圣徒一起在主里同享同担。在基督的身子里,我们跟孩子都必须与一个健康的支持系统链接,带领青少年孩子度过灰蓝风暴,是父母能使用的最好资源之一。
在庆祝长女24 岁生日的这些天里,我重新仔细听着她高一时创作的歌,歌名就叫做「陪伴」。歌词述说她那段抑郁年少时的吶喊“为什么在这里? 到底在做甚么? 自己也不确定。” 我多么希望更早与当时苦闷脆弱的她有共情!说是庆幸不如说是神的恩典,带领她度过这人生的低谷。
她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其他苦闷的青少年,歌的结尾提到 “主耶稣是你一生最好的朋友,路虽难走,祂要陪你到最后… 不必再担忧,因为祂的恩典够你用!”她真真实实地经历神,我自己也是。我不得不谦卑,神用大能覆庇女儿最软弱的地方。我有此特权陪她走这一段,实在是神给我最美丽的福分。